必赢76net线路其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学院前身为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的电力工程系,1964年更名为三系,1977年复命名为电力工程系。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75年从三系分离部分专业组建电厂热自系,1997年更名为自动控制系,2000年更名为武汉大学自动化系。2018年9月,自动化系整体转入电气工程学院,学院更名为必赢76net线路。学院是原国家电力部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是我国电力工业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国内外电气工程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建设与运营、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项目)、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储能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有“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共建)”、“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综合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包括电力系统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机研究所)、储能与新能源系、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系、创新与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在岗教职工170余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60人。学院有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5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人。此外另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学院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200名左右,本科生400余名左右。
学院围绕武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握电气工程学科前沿方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学院在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电磁装备多物理场分析、输变电装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及寿命预测、电网安全风险评估与运行维护、电网广域安全与大规模风力发电接入、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电网FACTS和磁控技术、核电机组仿真与接入技术、发电控制技术、智能管控技术等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项,承担其它科研项目12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3项,其中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出版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SCI检索论文180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380余项,100多项科研成果被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电力与能源工程国际会议(APPEEC)、IEEE电力工程与自动化学术会议(PEA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青年学者学科前沿研讨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武汉大学电力樱花论坛等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2007年开始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项目,至今已有30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项目赴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学院还与爱尔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高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项目、与日本上智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
八十多年来,学院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各层次毕业生30000余名,他们大都成为电力行业技术骨干、领导者、实业家或成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包括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的张效祥院士,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院士,我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俞大光院士,以及我国核聚变电磁工程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潘垣院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