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返回旧版
当前位置: 必赢76net线路 > 快捷导航 > 76net必赢官网手机版 > 正文

袁小明教授谈原始创新,我们的历史责任

更新时间:2019-10-25

10月24日,珞珈讲坛第307讲,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特聘教授袁小明教授带来《原始创新,我们的历史责任》的报告,校党委常委吴平副校长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

报告中,袁教授引用任正非之问,提出通过欣赏科学之大美启发科研创新之大美,面对历史机遇,在无人区如何领跑的问题。他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了科学研究创新的特征,指出创新具有验证或重复性、跟踪性、发展性、开创性这几个由低至高的层次。他说,科学研究状态的评估、科学研究价值的评价体系,都要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去理解、去认识,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区分好硬创新、软创新,更要明确国之重器需要基础创新。

袁教授殷殷叮嘱,原始创新的核心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内心最喜欢的,也就是对美的渴望和追求。袁教授举例了杨振宁教授与陈省身教授之间的交流,感悟物理规律和数学发展有着高度的契合;诠释了数学公式“欧拉公式”之美,并引用了李政道教授所言,“悠扬的音乐旋律与美妙的几何图形,竟蕴含自然最基本的奥秘,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不竭的动力源泉”。同时,袁教授指出追求美感自然是离不开创新,创新则需要具有引领变革的思想领袖精神。变革,首先是要变革自己,需要自身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素养。人文素养,在知识、能力之外,要有精神的养成,要有面对大格局下能够彰显的情怀、进取中的随缘淡泊以及责任担当,科学素养在于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科学的历史作用以及科学变革的规律,而职业素养则是活力、决断、执行、士气以及高瞻远瞩的视野,创新素养则要有开拓意识、战略意识、系统意识、需求意识以及理像数意识。

最后,袁教授勉励青年学者和学生们把握时代契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呼唤英雄,看到历史机遇的人,将是塑造历史的人。

在报告结束后,必赢76net线路党委书记余向红进行了点评,鼓励电气学院师生要把国家需求当作我们的初心,把原始创新当作我们的使命,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把握创新的新机遇,像袁教授一样,用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科学家的情怀,把科技报国、原始创新当作我们永恒的追求。


【人物介绍】袁小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计划)项目“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基础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新型电力电子关键技术及装备主题专家,国家“十三五”规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科技委能源学部委员。

1998-2000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研究员。200-2010 GE全球研究中心任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室经理、电气化平台召集人。电气总工程师,是GE历史上首位华人总工程师。2010年8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

拥有30授权美国专利,20项国内专利。是GE可再生能源发电故障穿越技术、虚拟同步发电技术的发明人,是变流器比例谐振控制技术的奠基人。率先倡导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模、分析和控制的幅频调制动力学理论体系。

撰稿:王熙婷 摄影:屈波 审稿:余向红 责编:彭赟